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文艺评论》|新中国70年话剧创作观念探析

胡薇 中国文艺评论 2021-11-26



新中国70年话剧创作观念探析

《中国文艺评论》2019年第10期

胡薇



作为20世纪中国话剧创作中的主流,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美学原则为根基创作的剧目,在中国戏剧舞台上风光无两。70年来,伴随着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中国话剧舞台上的现实主义作品,为捍卫新政权、讴歌新理想,展现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貌,塑造新形象,及时有效地反映社会建设和社会生活,不断开拓进取,成长、刷新着自身的成就。70年来,中国话剧舞台上的现实主义创作空前活跃和繁荣,现实题材戏剧更是集中呈现。其中,既有《战斗里成长》《万水千山》等一批歌颂革命胜利,表现新气象、新风格的剧目,也有大量以工农兵为主题的现实题材剧,从对艺术创作规律的遵循,到对意识形态的重视,逐渐滑向了僵化、模式化的千剧一面。不过,就在因一些现实题材作品过于简单、直白,甚至概念化地描写工农兵的生活,以至于令自身及其所运用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受到质疑的同时,一群同样以现实主义为创作武器的创作者们,却在不断地对这种单一、固化的思考方式进行着纠正和改进。其间不仅有以《布谷鸟又叫了》《同甘共苦》《洞箫横吹》等被冠以“第四种剧本”之称的一批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现实主义作品为剧坛吹来清新之风;而且《龙须沟》《霓虹灯下的哨兵》《年青的一代》等一批颇具影响力的作品也不断涌现。在新中国的话剧舞台上,现实主义的创作在70年来被创作者们不断地发展和壮大,其中不仅有老舍和田汉各自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出的《茶馆》《关汉卿》等众多现实主义杰作,在之后的几十年间被反复重排和上演,滋养几代演员和观众;万马齐喑之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正是《丹心谱》《于无声处》等一大批现实主义作品在理性批判中为中国话剧实现了复苏;80年代中晚期,又是《狗儿爷涅槃》《桑树坪纪事》等现实主义作品在中国话剧猝不及防的生存危机中,肩负起了探索中国话剧新路的重担。而在八九十年代戏剧理念与实践的反思调整期,即使是在现实主义作品越来越受到多元化的创作挑战之时,依然有《黑色的石头》《天下第一楼》《地质师》等作品,因其纯粹的现实主义表达而受到观众的推崇。并且,很多创作者早已展开了各自以现实主义为内核同时兼容并包其他创作手法的探索。


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话剧回归戏剧本体、创作方法走向多元,对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与审美原则的重新解读与回归也渐入佳境。而伴生出的很多问题的实质,则在于对某些戏剧概念、戏剧问题的误解和混淆。如对现实主义创作核心本质的误解,“现实主义”逐渐被混淆、窄化,甚至等同为“现实题材”;文学性和剧场性被简单对立等。


△话剧《茶馆》(2005年版)片段 来源:腾讯视频


一、“现实主义”不等于“现实题材”



将“现实主义”与“现实题材”直接挂钩,甚至出现大量类似于“现实主义题材”的错误表达。这种将现实主义的创作窄化、简单化的倾向,其问题的本质就在于将“现实主义”直接等同于“现实题材”。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审美原则和创作手法,可以被运用到任何题材的戏剧创作中。近年来反复上演的历史题材剧《北京法源寺》,就是以现实主义为根基进行创作的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全剧表现的是关于历史的想象,侧重于现实主义创作中最重要的核心——真实,并将真实的着力点,穿越历史的外部真相,放在了对那群隐没于历史事件之后却实际主导了事件最终走向的人物内在情感与灵魂真实的揭示上。


△话剧《北京法源寺》剧照 摄影:王雨晨


而把现实主义创作窄化、等同于当代现实题材的一些创作,虽把戏剧情节的背景设定为当下生活,但创作态度、手法、途径乃至于对现实主义的认识等,却未遵循现实主义创作的原则、未把握其核心本质,只是附会在现实主义标签下,由此呈现出悬浮现实主义、伪现实主义,甚至庸俗社会学。


实际上,现实主义创作中的核心不在于描绘现实生活的表象,而在于对情感真实的深入开掘、表现和外化。


误解产生的根源,在于多年以来许多创作者和广大观众对于大量的以简单、直白的表达方式所创作出来的主旋律作品的主观排斥,进而对其主要的创作手法——“现实主义”进行的妖魔化的想象,把“现实主义”与“写实”等同。


在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的总体把控下,表现、复现,甚至泛表现主义、结构主义的手法都可以大有作为,不该人为地把广阔的创作领域变得狭隘。正是对当下现实生活的浓墨重彩和对历史题材不惜笔墨的双重书写,才共同造就了新中国70年来各个时期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



二、戏剧文学是文学性与剧场性的融合



在与公式化、概念化甚至只许歌颂不能鞭笞现实问题的错误创作倾向博弈的过程中,现实主义创作也逐渐成熟。七八十年代,现实主义力作《于无声处》等,让时代潮流与社会现实在话剧的舞台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首演于八九十年代的《狗儿爷涅槃》等剧目,彰显中国话剧反思、探索以及创新的勇气,《桑树坪纪事》更是宣告了中国戏剧走向再现与表现融合的新风格形态,并以其现实主义为主体兼容其他表现方式的大胆尝试,被誉为中国话剧的里程碑。


21世纪以来,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势头依然强劲。原创不乏佳作,尤其是《从湘江到遵义》《干字碑》《陈奂生的吃饭问题》等剧,对于英雄、模范事迹以及各重要历史时期不同以往的艺术创作构思与戏剧表达方式,令人印象深刻;随着《北京法源寺》《沧浪之水》等大量优秀改编作品的涌现,文学表达、剧场效果等方面较原创作品更为耀眼。于是,有人将成功归结为作品的文学性。


话剧《沧浪之水》剧照 来源:搜狐网


文学性是一部好戏的基础,但戏剧文学的特殊性即剧场性,尤其应被关注。对戏剧而言,所谓的文学性理应是立足于剧场大环境下的文学性,能够被称为戏剧文学的文本,原本就要力求对剧场性的兼顾。戏剧文学所强调的,是带有戏剧特性和剧场属性的、专为戏剧排演而创作的文学文本,剧本写出的每个字都必须是能被排演出来的。在导、表演和观众的共同参与下立在舞台上之后,戏剧文学的创作才能算是真正完成。任何脱离剧场而单纯谈论所谓的文学性并由此引发的各种争论,都是无视戏剧文学的剧场属性及其特殊性的空谈;简单地将戏剧的文学性和剧场性进行割裂或是对立,也是由于对戏剧文学的认知度不足。困扰中国剧坛多年的剧目创作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剧本文学性不足的问题,根源正是在于创作过程中对于戏剧文学的完成度不够。


剧目创排过程中,作家因偏重文学表达所致的剧场性不足的问题,常会被谙熟舞台创作规律的表导演团队所弥补,并在借舞台语汇强化作品的剧场性的同时,开掘出作家蕴含在文字之下的文学的力量。因而也有人坚称,剧场性才是成败关键。但如果剧本的基础弱,即使二度创作大量运用舞台技巧也往往无法有大的作为。


戏剧是综合艺术,舞台上所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本质原因,还是在于各创作环节上的创作完成度不够。在创作过程中的每一步偏差,最终会伤害到观众对戏剧艺术的整体印象。


在一部作品中,文学性和剧场性互相契合必然双赢;互相排斥,将难获成功。尤其是涵盖社会问题、官场问题、现实问题、社会热点和现象等的现实题材的社会话题剧,由于自身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大多未能达到相应高度而虎头蛇尾。新时代以来,社会话题和社会现象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现实主义作品中,如北漂、创业、青春迷惘以及励志奋斗等内容,却依然有一些列举现象多、反思反省少的创作,成熟的、有问题意识的社会剧则更是难寻。多年来中国戏剧的宣传作用不断被强化和放大,少数创作者直接将戏剧作品作为概念、理念的直接承载容器从而艺术品质不高。而现实主义作品尤其是“主旋律”的创作,不应被人为窄化为宣传的传声筒,而应有效地表现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以及对真善美的传达,从而逐步改变现实主义作品在内容和思想表达上的精神力不足、对于作品自身的舞台性不够重视等创作倾向。



三、培育健康的戏剧生态迫在眉睫



上述问题需要创作者自身苦练内功提高创作能力,但外界的导向,影响创作者的心态又终将反作用于创作本身。因此,如不能从影响创作者的心态、格局和视野的基础训练、艺术教育、评价和选拔机制等几个方面着手,问题会越积越大。


21世纪以来,各种戏剧组织尤其是新文艺群体的活力,激发了个体的艺术创作力;但原本专业院团整体团队的凝聚力被逐渐瓦解,日常演出往往要靠外请或临时演员。新文艺群体则更多依靠临时招募演员,但国内目前显然缺少演员招募的整体基础。尤其是输送艺术人才的源头——艺术教育的浮躁,最终必然导致戏剧专业、戏剧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先天不足。


专业性是艺术创作的前提,敬业和操守则是一切成长、发展的保证。“草根”绝不应被简单化、妖魔化为与体制的单纯对立,更不应是心安理得地制造低劣或粗糙艺术作品的遮羞布。


原本必需的戏剧基础训练的缺失,以及在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各种简单化的对立概念的提出以及窄化、误读的造成,根源也在于缺乏专业的培养、训练以及由此养成的谨慎和端正的态度。


评价机制和选拔机制的问题,其实就是艺术标准能否被真正执行的问题。造成各种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标准的混乱和缺失,文艺评价体系的标准和规则正在被忽视甚至破坏,重振文艺评价体系已是当务之急!


良性的循环始于并得益于对整体艺术氛围的营造,以及对观演双方艺术素质的长期培养。


△话剧《我们的荆轲》剧照 摄影:王雨晨



四、结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现实主义作品在中国的话剧舞台上成就斐然,现实主义的核心——真实,在不断的自我扬弃、自我纠正和发展、丰富、变化中,早已从对外在环境、布景道具等外部处理的真实化,转入了核心的真实——人物情感的真实。随着戏剧观念的拓展和戏剧表现手段的丰富,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平、平衡内容与形式、兼容并包整合表现和再现等手段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品必将不断呈现出其独特而又多姿的新颜。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作为现实主义作品核心本质的“情感的真实”,引导着创作者为探寻心灵深处的哲思而不懈努力。而注重戏剧分众的同时兼顾普及性,注重戏剧作品的精神内涵以及艺术创造力的提升,让越来越多、不同层次的观众走进剧场,将是中国现实主义戏剧作品未来发展的格局与愿景。


△话剧《玩家》剧照 摄影:王雨晨



*作者:胡薇,单位:中央戏剧学院

*本文节选自《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19年第10期(点击查看目录与四封艺术作品)文章


近期推送预告

“中国文艺评论这五年”专题征稿文章选编秋冬小确幸|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9-10月原创稿费来啦


❤️中国文艺评论这五年,你有故事,我有约(点击图片查看)





《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庞井君

责任编辑:陶璐


---------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审核:胡一峰

美编:木子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刊作者的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及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

转载请联系微信后台或《中国文艺评论》月刊编辑部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

出版时间:每月25日

邮编:100083

邮箱:zgwlplzx@126.com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0-1342/J

定 价:25.00元



《中国文艺评论》严正声明

重磅|《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刊扩展版

“中国最美期刊”《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


【相关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在现实主义视野中重审“话剧民族化”——访话剧表演艺术家郑榕

《中国文艺评论》|万里归来年愈少,此心安处是吾乡——访话剧艺术家蓝天野

《中国文艺评论》|话剧史研究专家田本相专访:重振困境中的中国话剧

《茶馆》为什么长“火”不衰?

《中国文艺评论》|傅谨:戏曲七十年与未来遐想


让我知道你在看



点这里,查看《中国文艺评论》全文及详细注释~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